從地點套利到心靈自由:用存股的心態陪伴自己的人生

剛搬到印尼的時候,老實說,我們心裡想得很簡單。 從財務角度看,就是地點套利:生活成本低一點,存錢速度快一點,這樣財富自由的日子,應該也能早點到來吧?

然後,我要每天都只做想做的事。

那時候,腦袋裡充滿了「要更有效率」、「要加速抵達目標」這種想法。
感覺好像只要走快一點、衝猛一點, 就可以快點把未來的理想生活握在手上。

但人生,從來不是計算題。

搬來這裡以後, 遇到的生活落差、文化適應、心情起伏、創業挑戰, 都比我們想像的更真實、也更有重量。財務自由的進度,沒有加速,反而慢了下來。 存錢速度沒有變快, 反而多了好多需要花心思適應和安頓的事情。

有時候會很懊惱,甚至和K會常因為偏離目標而大吵架,彼此的共識一直聚焦不出來。也曾經想過,要不要乾脆放棄這裡,回到熟悉的地方?畢竟,這樣繼續下去,財務目標不是離得更遠了嗎?

但漸漸地,也左右為難了三年,我們開始看見:這裡給我們的,似乎不只是財務上的變化,而是一種「心態上的自由感」。我們開始不那麼急著抵達, 開始學會,把注意力放回到「今天過得怎麼樣」這件事情上。

我後來才發現,人生很像在存股。 你不會每天都看到大變化,有時候還會下跌、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選擇。可是,日子一點一滴累積下來,回頭看,才發現自己其實慢慢走在想要的方向上。

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投資理財,有的人當沖,有的人定存,有的人FIRE,也有的人一輩子不碰投資,只是把錢放在銀行。 其實沒有誰對誰錯,關鍵是,你知不知道自己正在選擇什麼樣的生活,此刻的自己是不是為了未來而失去了當下的自由與幸福。

有些人從小家庭就給了很強的金錢焦慮,害怕花錢,害怕失敗,一提到投資、財務,就心裡冒出一堆恐懼。我和K則是透過印尼這趟,才更釐清彼此對於家庭財務的理想是怎麼來的,他覺得必須要「賺大錢」才能夠使家庭擁有高品質的生活,這樣才能幸福快樂,也才算負責任的一家之主;而我覺得負責任的情感關係與連結,就是能給出足夠的陪伴與安全感,而這些不一定要透過金錢才能成立,金錢,剛剛好就行,而且我也發現自己潛意識中,是絕對的相信每個人一生的財庫是固定的。

所以我覺得,整理財務,真的不只是數字上的整理,也是一種整理自己和「安全感」的關係。

看出了彼此的差異,我們開始能夠對話,開始找到彼此的共識,還有受的傷是什麼;所以,直到最近我們才更穩定了一家航行的方向,我們開始沒急著離開印尼,也沒急著要做出什麼決定,並且也不再那麼焦慮財富自由的進度。

因為我們是真正的明白了,財務自由確實吸引我們,但心靈上的自由、情感的連結,能帶給我們一家更大的滿足。

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,其實是能每天安心地活著,陪伴自己、支持愛的人,一起慢慢走,同時能隨著生活的浪微笑共游,所以好像,還沒財務自由,但我們一家都更自由了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