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你現在滿足而幸福嗎?有多久沒有說出自己真正的願望?》

「安雅,我終於可以說,是的。我現在真的感到滿足與幸福。」聽見曾參加過九宮格的學員對我這麼說過,我決定持續栽種這個種子。

週末在覺愛協會舉辦線上共學,Enya安雅(我)透過九宮格的方式帶領大家寫出自己的目標和每日的行動;行動必須和自己的核心感受一致,才能夠在願景的規劃中感到事半功倍的能量;甚至以一些過往學員的後續分享,越是一致,越是體會到心想事成的威力。

人生不是訂好目標而已,而是每日的帶自己回到回到初心狀態

我們都聽過一個故事,賈伯斯每天早晨都會在鏡子面前問問自己,你快樂嗎?你感到滿懷期待嗎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他會持續他的行動。如果答案連續幾天都是否定的,那他會回到自己的書桌前,重新思考自己的規劃。

他的作為其實和九宮格的設計是非常符合的,如果賈伯斯沒有每早「自我提問」的習慣,或許很容易就捲入社會世俗的浪潮中而不自知。就像寺廟中的僧侶、我們每日的整理家務,丟棄不需要的佔據我們生活空間的垃圾,其實都在進行生命的掃塵除垢。

進入無意識的生活迴圈,想改變卻感到無力語迷惘

回首我諮詢過的個案、親友、自我的經歷,你我都一樣,都曾進入無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、活什麼的時刻。即便在外人看來,你可能依然「正常的上班、育兒、運動、進食、睡覺、出遊」,但卻依然進入了和自己真心越來越遠的生活型態。

「妳眼前的生活,自己的樣子,是你每分每秒選擇而來的」這句話,對也不對,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能夠選擇或者並沒有找到自由選擇的鑰匙,只是被時間的浪推著走。

你的靈魂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理由,是什麼呢?

我相信每個靈魂來到這世界,都不是為了符合社會的各式標準和掌聲而來,而是為了活出自己獨特的姿態;無論那姿態在別人眼裡是平凡、是非凡。

知道如何有意識的選擇每一天來一致自己內在狀態和感受的人,不一定在社會上看起來非常成功和突出,但生活的滿足與幸福感卻遠高於一般人,然而一般情況下,我們自身為了取得他人的認同、感受到歸屬,會無意識的去討好與訂下這些面向的目標。

在生涯教練的過程裡,我知道很多人在沒有練習抓出自己的內在核心感受及狀態時,是優先用價值觀、目標的完成來評價自己的成就與否:「我完成了什麼目標、取得了什麼頭銜、我達成我的財務目標」但是,卻疑惑於為什麼此刻的生活並沒有為自己帶來想像中的快樂?

透過九宮格的練習,覺察自己的初心。

回到九宮格的練習,這隱含了不同層次的祝福,不同的人使用和練習它,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一些禮物。

1. 勇敢地講出自己真正的渴望

2. 從九宮格結構性的需求中方便覺察自己的目標與行動來自什麼?是社會和重要他人的期待還是自我價值。

3. 走往靈性目標的人、沒有什麼「一定要完成」的事情、「沒有夢想」、「早早達成世俗標準」的人依然適用,只需要將每日行動對照內在核心感受即可。

4. 以終為始,但終點並非著重在「目標」,透過九宮格的設計,提醒我們每日的終點和目標都是「內在的那個核心狀態」

5. 改善拖延和年復一年的相同目標卻一直沒有完成,透過九宮格來覺察,剪除和內在核心不一致的「長年目標」

這是最基本的一些祝福和意涵,當然也有很多學員在過程中體會到不同的自我提升和療癒;無論是取回什麼,或什麼也沒有,但我想,對我們來說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以我個人的九宮格核心狀態來看,因為我已經有意識的在課程中不斷回應了自己的需求,當下滿足了,目標的完成只會是自然而然,我也期待每個人在課程中的過程,也已經同步回應了自己的心。

完美的達到你並不感動的目標,無法為你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。

課程的最後,因為工作坊的時間不長,我只讓大家練習設定生涯目標上最大的誤區。
 
我自己過往運用目標設定的結構SMART這個工具也很久,我知道具體化目標的重要性,也知道將目標訂上時限的原因,但我不希望再次輔導多位把目標寫得密密麻麻、時間訂的完美無缺、結果無法落實在每一天的人,或是在完成目標以後才知道自己失落最重要的東西。

但是當然,在中短期的專案或職涯目標上,或是處在某些階段或特質的人則特別適合這種「快速激勵自己達標」的自我檢核工具,只是依然要利用核心狀態來再次確認是否一致!

痛苦來自於無法臣服於當下的情境,來自於你認為自己想的好是最好的。

「把時間、空間都抽離,而把眼光真正帶回當下,讓未來的目標狀態一致於當下感受」的這個理念大概還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會被慢慢理解與應用。即便我們明明知道,在栽種花朵撒入種子時,或許能有大略的想像,但我們始終無法100%確定它將會長成什麼樣貌.這裡面所存有的未知能量、業力與安排都並非我們能預知的,或許,也沒有預知的必要。

這種對宇宙上天、靈魂藍圖的深刻信任,取決於每一個人的修習,也是臣服的練習。前方有想達成的目標與願景,內在則保有的快樂與核心狀態,並將每日的生活行動狀態同步指向當下與未來,臣服於宇宙給的情境與劇本,就能成就一個幸福而自在的日常。

而上述的概念我在工作坊中試圖用更易懂的方式來讓大家練習思考:栽種花朵的過程,我們能做的是什麼,無法控制的是什麼?能做的是:播種、除草、澆花、可能還能為他蓋個溫室,但而我沒說的是,其實我們每天千千萬萬個飄過腦海中的「念想」都是一個種子同時也是果實。以這個角度來思考,那麽你或許會對掌握生命的發展這件事有更大的釋放。

重複的行為模式帶來一樣的結果,創造不同的故事,便超越了自己

抽離對完成目標時間的需求,只是把能量專注在當下,如果你每一刻都已經有意識的將行動和能量聚焦在「核心感受與狀態」與這樣的自心相連,發揮你的創造力與幽默感,你會發現自己過往「固有的劇本」著實有點無聊沒生命力與活力。

也會發現在「靈魂急轉彎」故事中的主人翁Joe的心境並不會發生在你身上;Joe在即將達成自己夢想的美好時刻,生命戛然而止,但Joe幸運地擁有第二次機會,重新體悟到原來自己不斷餵養自己去追求高不可攀的夢想,才讓自己有了完成夢想會讓生命一切都能圓滿了的錯覺,而那日日忽略自己的幸福與滿足,其實只要像22號的靈魂附身在自己肉體上時,對平日遇見的人事物有了截然不同的回應,包括和母親的和解、對於夢想天賦的理解、對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的詮釋,一切已經不同。

當我們已經每日都專注而幸福,你其實不需要追尋目標,而是目標來找你

我生涯中最挫敗的一次諮詢經驗,是我告訴正在糾結A或B方案的個案,其實你選什麼都一樣;如果你當下不快樂,什麼選擇都無法為你的未來帶來快樂。但是你我都可能是不相信這句話的人,因為我也當時也是那個認為只要完成什麼,我就能快樂的人,我窺見了自己內心的不一致。

但是,當走過越來越多的生命故事、成功人士的群體,我們終將發現,你我確實不是因為達成什麼未來的目標而幸福滿足。那是因為那些人已經知道真正的秘密不在於追尋,而在當下內外在能量的一致。

在那種狀態內,你的目標、你的渴望,是自然而然前來,不需要妳自律、逼迫著自己。因為那種驅動的能量,不來自你的小我,來自你的生命藍圖的召喚。

最後,回應自身的初心:「感謝每個在工作坊中、現在正在閱讀的你,同頻共鳴我的心意」祝願你們,愉快的享受完美的每一天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